为解决水产养殖育苗问题,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著名淡水鱼养殖生理学家刘军献出了一生的心血。刘军院士之子刘少军院士,追随父亲的脚步,从事淡水鱼人工繁殖方法的研究三十多年。
“我父亲年轻的时候,总是喜欢带孩子们去郊外的岳麓渔场钓鱼。在渔场,爸爸忙着做实验,我把鱼装在罐头里放在岸边,于是我遇到了草鱼、鲤鱼和鲫鱼……和他一样,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,我选择了淡水鱼研究作为我的学术方向。他学了一辈子,我学了30多年。5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师范大学淡水鱼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说。
刘少军的父亲是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著名淡水鱼养殖生理学家刘军。这对父子都是研究鱼的学者,也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。“淡水鱼,如鲱鱼、草鱼、鲢鱼和鳙鱼不贵,为提供优质的鱼类蛋白质做出了重要贡献。”刘Shaojun说。
刘军生于1929年。从湖南大学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湖南师范大学(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)工作,致力于鱼类繁殖研究。他是中国四大鱼类(绿鱼、草鱼、鲢鱼、鳙鱼)人工繁殖方法的主要创始人之一,也是中国四大鱼类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他带领研究团队,较早在草鱼人工繁殖技术上取得突破。